您的位置: 本科生教育 > 课程建设 > 专业核心课程 > 正文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有: 环境学导论、 环境生物学(Ⅰ)、 环境化学(双语)、 生态学、 环境数据分析方法、 自然地理学、 环境监测(Ⅰ)、 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经济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规划与管理、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水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友情提示:如果宽页面右侧显示不完整请鼠标移动到下面表格位置点击鼠标左键,再使用键盘左右键进行左右预览

专业

课程号

课程名

课程英文名

学时

学分

基本面向

教材

参考书

课程简介(要体现课程与学生毕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谢嘉穗

305612020

环境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32

2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自编教材(创新探索型课程)

1. 《环境学导论》何强、井文涌、王翊亭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 。 2. 《环境科学原理》窦贻俭、李春华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 3. 《环境学导论》周北海编著, 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17年03月

本课程主要为环境专业一年级新生开设,目的是向学生们介绍环境学。本课程为创新探索型课程,由我校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十位以上专业课教授或副教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本课程的教材和讲授采用专题方式,不求系统,但尽量涉及环境学的各个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我校两个环境专业(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对环境学全貌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主要对一年级的新生起到引导作用,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以便为今后专业课的扩展、深入学习打下十分必要的基础;也为毕业时,学生具有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

唐亚

305117030

环境生物学(Ⅰ)

Environmental Biology (I)

48

3

主要面向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生物学》(第二版)段昌群主编,(21世纪环境科学国家级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10

1.《环境生物学》,熊治廷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环境生物学》,孔繁翔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环境污染物如何影响生物、生物对污染物的响应以及对污染环境对适应方式、过程和机理,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识别现实化学性、物理性和生物性人为逆境因子及其生物效应的能力,认识环境污染对生物,特别是人类的健康的影响,为研究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打下生物学基础。课程讲授环境生物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方法、逆境因子及其生物效应、受损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毒害作用、生物对受损环境的响应与适应,阐述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生态退化和全球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及导致其实丧失的各种人为因素,介绍生物监测和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研究和环境保护中的实际应用。

赖波

305105030

环境化学(双语)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48

3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环境化学》(第二版)戴树桂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环境有机化学反应机理》Richard A. Larson 著;张彭义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2.《大气环境化学》(第2版)唐孝炎,张远航,邵敏 编,高教出版社,2006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受污染环境的修复和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使学生掌握污染物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各圈层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过程所涉及的污染化学问题及其效应,并较全面深入地学习基本原理、环境化学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本课程密切结合我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在讲授基本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介绍本领域的全新研究成果和进展。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英语知识,为后续的研究生学习阶段奠定坚实基础。在学生毕业时,在水、气、固废、生物等方面具有全面的环境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并将其用于解决环境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原理解析、污染物分解过程的解析、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探明等方面的复杂科学问题。

唐亚

305689030

生态学

Ecology

48

3

主要面向环境科学专业

《生态学》(第二版),林育真、付荣恕主编,科学出版社 2011年9月

1.《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编著,(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普通生态学》(第二版),尚玉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骨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思维方法,认识到环境污染常常是人为向自然环境中输入的物质和能量超出生态系统本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功能的结果,培养学生利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课程主要讲授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主要研究方法;同时结合环境专业的特点,加强应用生态学内容的介绍,尽量满足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需求。课程内容分基础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部分。基础生态学包括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包括农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等。该课程的学习与本专业的“认识实习”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将课堂学习获得的内容通过野外实习得到进一步巩固,为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解决环境问题打下坚强基础。

王斌

305685020

环境数据分析方法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32

2

黄成敏

305686030

自然地理学

Environmental Geology

48

3

环境科学专业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环境地学导论》,黄成敏,皇冠出版社,2005年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并掌握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的发生、发展、演化规律,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其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理解并掌握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属性。毕业时具有一定运用基本地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讨论环境问题的能力。

王安

305107040

环境监测(Ⅰ)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

64

4

环境专业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环境监测》但德忠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3.国家环保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0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中的一门综合性的实用技术和应用科学,是环境学科的尖兵和耳目。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环境类其他课程的基础。它是环境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污染治理的基础。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环境监测原理、技术和实现的手段。包括:布点、采样、保存、运输、实验、室内分析,数据处理和修约,数据评价以及质量保证。

第宝锋

305688020

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48

3

环境科学与灾害相关专业

1、《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汤国安、杨昕,科学出版社,2006年

2、《环境信息系统》,曾向阳,科学出版社,2005年

3、《地理信息系统》,汤国安,赵牡丹,科学出版社,2000年

《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是环境科学、灾害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是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的交叉科学,主要研究地理信息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是对各种地理信息(包括图形和属性数据、定性和定量数据、影像数据及多媒体数据等)进行输入、存储、组织管理、集成、分析处理与应用的系统。通过课程学习增进学生对地理信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升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在环境学科、灾害风险等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分析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尝试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开展相关研究。

李智

305113030

环境经济学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64

4

陈滢、余江

305687040

环境工程学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64

4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

《环境工程学》(第3版) 蒋展鹏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1、《排水工程》(第五版),张自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

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蒋文举,皇冠出版社,2001

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宁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较全面的了解水与废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固体废物管理等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特性等,了解环境工程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基本素质与创新能力。

姚建

305103030

环境规划与管理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48

3

建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姚建主编,《环境规划与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

1.叶文虎,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郭怀成,尚金城等,环境规划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年张承中,环境规划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该课程是是为了适应教育部本科教学规范的需要,在原环境管理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环境规划内容整合而成。主要内容包括:环境规划与管理相关理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技术基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体制与职能、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制度、环境法律体系,环境规划的方法和内容、城市环境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区域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管理等。该课程综合性强、涉及面宽,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规划技术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江霞

305087030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Solid Waste Treatment

48

3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宁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何品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第二版),赵由才,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Integrate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Ev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Management Issues》,Goerge Tchobanoglous, Hilary Theisen and Semuel Vigil,清华大学出版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方法、原理以及资源化技术,为今后从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面的工程技术及研究开发工作打下初步基础。包括: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贮存与清运,预处理,物化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资源化与综合利用,填埋处置,危险废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管理。在毕业时,熟悉环境问题的特征、危害及其常用的解决方式,并能够应用于具体环境问题的分析中;能够根据所学科学知识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环境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了解生产工艺使用的原料及废物排放特征,并分析废物治理工艺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汤岳琴

305099030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for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48

3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周群英,王士芬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现代微生物生态学》,池振明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

2、《资源环境微生物技术》,高培基,许平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微生物学》,沈萍,陈向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主要学习环境工程中污(废)水、有机固体废物及其他污染物处理和水体、土壤及大气污染与自净过程中涉及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学习环境工程中各种生物处理技术的微生物学机理以及如何利用微生物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相关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微生物在环境中所处的地位、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在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理解环境工程中主要微生物过程的微生物学机制,为今后从事污染物生物处理以及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微生物学基础。

刘敏、潘玉婷、李慧强

305672040

水污染控制工程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64

4

蒋文举

305675020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sign

32

2

更新时间:2018-02-11 05:38:13点击次数:打印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