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风景园林学位授权点建设2024年度报告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3/11 15:10:43 | 点击:

    一、总体概况

1.1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及建设情况

历史沿革:2005年皇冠成为全国首批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培养单位,2009年获批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于2011年取得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学位授权点传承了皇冠80余年历史的植物学、生态学,以及30余年历史的建筑学科丰厚积淀,其中2003年生命科学学院创办园林本科专业(四年制),2004年皇冠集团游戏平台创办景观建筑设计本科专业(五年制),2012年生命科学学院园林专业并入皇冠集团游戏平台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后于2013年更名为风景园林专业(五年制),2019年风景园林专业停止招生,2023年风景园林本科被正式撤销

办学特色:办学中强调与地域性景观资源特色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专业技术与创新能力相结合,实现与文、理、工、医、艺等多学科交叉综合发展,充分利用皇冠国际交流平台,形成以下办学特色:1)基于西南地缘优势:我校地处祖国西南,是地缘与生态环境保护重要区域,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多民族融合的人文景观资源;2)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3)注重国际化交流:与国际一流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包括师生互访、国际交流营、大师讲座等活动。

1.2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招生方面:2022至2024年报考人数从200余人下降到129人;2022-2024年录取人数从46人大幅下降到28人。总体来看,近3年报考人数出现回落,虽然考录人数比例基本稳定,因为虽2024年未录取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全日制招生名额大幅增加,说明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招生生源持续向好。

在读方面:截止2024年12月31日,本专硕点在读硕士研究生共计116人(全日制83人、非全日制36人)其中,2022级46人,2023级41人,2024级29人。

毕业生情况(含学位授予及就业):2024年共有毕业生39人,其中全日制学生26人,非全日制学生13人,全部授予学位。

就业情况:2020级全日制(2人)和2021级全日制(24)学生中16人签订协议就业,2021级非全日制学生(13人)中9人签订协议就业。全日制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分布:事业单位7人,企业单位9人,其他单位4人。非全日制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分布:事业单位1人,企业单位9人。代表单位名称: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等。

表1-1风景园林硕士学位授权点就业情况统计

就业情况统计(人数及比例)

类别

毕业生总人数

学位授予人数

就业

未就业

签订协议

升学

自主创业

其他

2024年专硕

全日制

26

26

16

1

0

1

8

非全日制

13

13

9

0

0

1

3

所有专硕

39

39

25

1

0

2

11

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分布(人数及比例)

类别

机关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

其他单位

2024年全日制

0

7

9

1

2024年非全日制

0

1

9

0

毕业生主要去向

就业单位名称

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1.3研究生导师状况

研究生导师截至202412月,在融合建筑系师资的基础上,本专硕点研究生导师2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9人,具有高级职称21人(其中正高7人),中级职称2人本专硕点导师来自于国内著名高校外,还有毕业于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法国、比利时国外名校及访学经历教师。

代表性行业导师:按照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要求,本专硕点采用产学研结合的双师型导师模式,注重行业导师的指导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并强化研究生过程管理建设,组建导师团参与研究生集中开题、期中检查、预答辩等环节,引导和评价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方向,并对学生的研究计划、培养进度和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定期督查。2022年本专硕点获批的15名产业导师已过三年聘期,2024年新聘15名行业导师。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根据教育部、学校、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求,要努力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学校大力支持优秀青年教师担任专职辅导员,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强化了育人效果。当前,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构建了以专职为主、兼职辅导员为辅,学生兼职辅导员为补充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积极发挥辅导员在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2.2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本专硕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培养紧密结合”的原则,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办好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以实现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社会实践方面:参与地方建设,充分利用学科、专业及人才优势,投身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进科研成果顺利转化应用。师生多次赴地方一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参与扶贫工作,派出教师作为驻地扶贫干部,发挥学科实践优势,为贫困地区做出贡献。

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方面:牢牢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课程教学目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有力保障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思想觉悟。积极发挥第二课堂思政协同作用,充分利用学校红色文化资源,开办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共同发挥育人作用;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生媒体建设,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实现线上线下协同育人。在思政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结合专业、学科特点组织学生深入各地调研,最终让学生的设计成果致力于红色革命文化发扬、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精准扶贫等多方面。

2.3校园文化建设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加强研究生导辅协同育人体制建设,学校研工部等相关部门组织了“芯原杯”皇冠研究生羽毛球、乒乓球联赛,学校教职工迎国庆拔河团体赛,比赛的顺利开展赢得了研究生导师、学生、辅导员等的广泛赞誉,有效强化了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及师生交流。在校“江姐班”影响下,全体师生自觉学习和践行江姐精神。通过学校的18个红色教育基地,悠久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在院系内蔚然成风、历久弥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现出新时代师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学院积极组织研究生进行“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宪法卫士”等各类网上主题学习,组织“形势政策大讲堂”、“行业大讲堂”、“党员学长说”等多种线下学习活动,同时举办“环抱青春·筑梦新航”迎新晚会,动员研究生参与各类校内外文化建设主题活动,从多个维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根据校、院的要求将专业教学中相关典型案例和标杆课程通过e教务、微信公众号以和网站等校园网络宣传推广,打造“一馆一班两剧”为代表的川大红色文化品牌,打造系列实践“金课”,把红色文化、革命精神融入实践和教学活动,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2.4 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方面,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先锋模范引领作用。把党支部建在有利于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课题组、实验室等单位,将研究生党建与学术科研、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有效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选拔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党员担任“研究生学长”,进一步发挥典型引领、以点带面作用;培育研究生工作精品和特色项目。探索具有可示范、可引领、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推动形成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研究生培养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3.1 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位点秉承皇冠“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面向国家和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发展需求,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宽广国际视野、具备较强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方面,按照教指委指导性意见及社会需求构建课程模块。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实践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四个模块。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及时了解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及趋向把握发展前沿具有与各类科研或设计人员合作进行人居环境生态和园林植物应用研究,景观行为及心理研究,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风景资源规划、保护、建设与管理,城市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区域规划设计与建设,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景观建筑设计等多方面的能力具有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学研究、运营管理和教学工作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健康的体魄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具备独立进行风景园林应用性研究、承担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建设、保护、评价、修复、更新运营管理工作的能力。

课程体系见下表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必修学分不少于24学分,*为核心课程)。

表3-1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表

基础理论课(学分:≥6学分)

课程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必修

M0000000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36

2

1


M00000131

第一外国语(硕士英语)

The First Foreign Language

36

2

1

M09530004

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Ⅰ——园林植物资源*

Landscape Plants and Applications Ⅰ——Garden Plant Resources

18

1

1


选修

M0000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Introduction to Dialectics of Nature

18

1

2

至少修1学分

M00000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18

1

2

M00000136

英语口语

Spoken English

18

1



M03051401

专业外语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

36

2




专业技能课(学分:≥20学分)

课程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必修

M08340001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istory and Theory

36

2

1


M09530005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Ⅰ*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Ⅰ

72

4

1


M08340003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Ⅱ*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Ⅱ

72

4

2


M09530002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36

2

2


选修

M08340002

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Ⅱ——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Landscape Plants and Applications Ⅱ——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Garden Plants

36

2

2


M08330021

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54

3

1


M08330019

城乡文化与遗产保护规划

Urban-rural Culture and Heritage Protection Planning

36

2

1


M08340007

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

36

2

1


M08330022

社会发展与城乡社区规划

Social Development and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36

2

1


M09530009

建筑与城市生物气候学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Bioclimatology

36

2

1


M08330010

GIS景观分析与实践

GIS Landscape Analysis and Practice

36

2

2


M08340008

生态专题

Seminar on Ecology

36

2

2


M08330002

城市人居环境科学

Sciences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54

3

2


M08330025

城乡空间分析与规划新技术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Analysis and New Technologies for Planning

54

3

2


M08330020

城乡生态规划与自然资源管理

Urban and Rural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54

3

2


M09530010

城市环境物理

Urban Environmental Physics

36

2

2



实践课程(学分:≥2学分)

课程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必修

M0953001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案例与实践

Case and Practice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18

1

1


选修

M09530011

风景园林工程技术案例与实践

Case and Practic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18

1

2


M00000606

专业学位职业资格证书1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1


1



M00000607

专业学位职业资格证书2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2


1




综合素质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必修

G00000302

研究生综合素质系列课程

Postgraduate Comprehensive Quality Series

18

1



G00000304

工程伦理

Engineering Ethics

18

1



G00000305

学术规范与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

Guidance for Academic Standards &Thesis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18

1



G00000320

实践交流活动

Practice Exchange Activities

5次

1



选修


研究生公选课程

Public Elective Course





M08340005

园林美学研究

Garden Aesthetics Research

36

2

1


M08330004

科研方法及专业论文写作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is Writing

18

1




必修环节(学分:2)

课程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必修

M00000602

专业实践

Professional Practice


2


不少于6个月


至少参加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备注:1.职业资格证书:注册建筑师、国土空间规划师及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

2.非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课程:(1)设置周末研讨课程,由任课教师或导师在周末时间段开设专项答疑讨论课程,解决因工作原因耽误课程学习的问题。该课程总学时4分,分别设置在第一学年的1、2学期,可替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Ⅰ课程;(2)适当降低非全日制学生出勤率要求,标准可为全日学生的80%。



3.2导师选拔培训

本专硕点导师队伍的选拔培训具有完整的制度与流程,具体如下:

导师选聘:根据《皇冠集团游戏平台增列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教师实施办法》(修订)建环研{2021}7号文件中新增硕士导师条件的相关要求,选聘硕士研究生导师。

导师培训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为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开展了系列的导师培训活动。包括:(1)2024年3月28日,由皇冠集团游戏平台组织召开的2024年硕士复试专家组培训会;(2)2024年10月30日,由皇冠研究生院组织召开的研究生导师岗位胜任力培训会;(3)2024年11月21日,皇冠研究生院组织召开的2024年研究生导师岗位胜任力培训第二轮培训会等相关的培训。此外,学校每年组织召开新晋导师培训会。

3.3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师德师风建设机制:

(1)加强制度规范,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化。一是建筑系成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小组,把师德师风建设列入日常工作中,强化组织领导,定期研究工作。二是强化责任落实。系主任和支部书记为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人,明确职责,推进落实。三是完善规章制度。学校学院制定出台《皇冠教职工师德师风规范》《皇冠集团游戏平台教师师德年度考核实施办法》等制度,规范师德行为,推进学生评教,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

(2)强化学习研讨,提升师德师风建设的常态化。一是以学习制度规范为抓手。通过学习《高等教育法》《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校内制度文件,使每位教师准确把握倡导性要求和禁行性规定,使师德规范成为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二是以政治理论学习为依托。发布双周政治学习内容,多渠道、分层次开展学习教育。三是以研讨交流座谈为平台。通过主题研讨、专题调研、讨论座谈,引导全体教师自觉地养师德、树师表。

(3)开展主题活动,打造师德师风建设的品牌化。一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活动,引导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二是开展评优评先活动。通过表彰十佳教师、师德标兵、辅导员年度人物等,注重榜样引领,弘扬师德风范。三是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要求,通过师德自查、找准问题、剖析原因、查摆整改,将师德师风提升落到实处。

(4)深入宣传培训,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导向化。一是以模范学习来确立榜样。深入学习宣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伯礼和我校教师钟本和等先进事迹,以模范为榜样,以典型来引导。二是以教育培训来把握方向。积极把师德师风教育与学校学院各类岗位培训相结合,将教师职业道德、学术规范等列为岗位培训、业务培训、专题讲座的重要内容,以系统的教育培训来把握师德师风建设方向。

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本专硕点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工作机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认真学习并落实学校各项师德师风政策,包括《皇冠教职工师德师风规范》《皇冠教职工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皇冠师德师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皇冠教师师德年度考核实施办法》等文件。

本专硕点以“四有”好老师培养为导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先后出现一批优秀典型2024年陈一、欧阳金龙老师获评师风师德优秀教师。王倩娜老师获2024年度皇冠集团游戏平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3.4学术训练情况

学术训练方面,主要着力于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设计院实践。先后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皇冠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签署了共建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协议。其中,风景园林专业与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受到了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和皇冠的高度重视,由双方单位的领导牵头完成签约仪式,双方将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展开全方位深入合作。现已聘任了涵盖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等多个专业背景的三十多名产业导师。每年派送研究生到联合培养基地参与学术训练和实习实践。总体来说,本专硕点在致力于学术训练及实践方面不断积极拓展合作渠道,扩大合作类型和训练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对研究生学术及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培养方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3.5学术交流情况

本专硕点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2024年积极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报告、沙龙及交流营活动,共计16次。

3.6研究生奖助情况

(1)奖助体系的制度建立:皇冠及皇冠集团游戏平台均设有明确及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制,学校出台了《皇冠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学院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皇冠集团游戏平台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皇冠集团游戏平台社会奖助学金评选细则》、《皇冠集团游戏平台博士硕士研究生二次奖学金评定细则》等各项政策,详细规定了各类奖助的评选细则及实施管理办法,奖助类型丰富,覆盖面较广:包括国家奖学金及助学金,校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助岗津贴,企业、校友或其它奖学金等。

(2)奖助水平的覆盖面学校及学院出台了详细的研究生奖助细则及评定标准,覆盖比例分级而定,综合覆盖率近100%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学业奖学金、助研岗位津贴、创新奖学金、勤工助学金等。

表3-3风景园林新生奖学金2024年获奖情况统计

年度

专业

参评总人数(不含非全)

一等

二等

三等

奖学金总数

2024年

风景园林

28

3

11

7

21


表3-4风景园林二次奖学金2024年获奖情况统计

评定时间

年级

全日制学生人数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定向人数

2024年

2022级

27

3

11

7

0

表3-5风景园林国家奖学金2024年获奖情况统计

评定时间

年级

人数

20232024学年

2022级

1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4.1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探索:本专硕点持续积极推动新战略下风景园林专硕点人才培养的改革与调整。积极推行双导师制以及基于校企合作的联合培养方式,本专硕点“双导师制度”覆盖率达100%。导师组由来自本校的导师以及产教融合基地、行业标杆企业的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产业导师)组成,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把控,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锻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对大型工程项目的综合素质。此外,皇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项目“政产学研用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GSSCU2023067)”,于本年度顺利完成中期考核。

核心及实践课程建设:在此前对核心课程进行全面重构与优化的基础上,各核心课程的导向与特色在本年度得以持续巩固。皇冠核心课程建设项目——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2023HXKC011),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I-园林植物资源(2023HXKC012)2门核心课程顺利完成中期考核。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I继续深化“校地合作”,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II继续深化“高水平专业竞赛”,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规划设计核心课程体系。2024年10月,依托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Ⅰ课程,皇冠集团游戏平台与三江新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宜宾临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探索“真题真做”产学研合作与“研用结合”高层次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新模式。杨洁副教授组织2024级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宜宾市三江新区实际项目,积极探索和创新皇冠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课程实践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加强学生专业素养,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真正落实“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精神。依托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II课程成果,在第12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获全国二等奖、全国三等奖,另获省级二等奖、三等奖共3项。依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案例与实践、风景园林工程技术案例与实践2门校外专家实践课,邀请到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秘书处办公室主任张云路,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景观师、正高级工程师王继红,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青娟,四川天艺生态园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天艺生态园林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黄远祥,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二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陆柯,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副教授、风景园林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杜文武等,共计8名行业标杆企业及科研院校专家前来授课。校外专家实践课在联动产业导师、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对接规划设计前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体现。

特色案例教学:本专硕点高度重视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课程比例超65%。涉及案例教学的课程包括: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案例与实践I: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案例与实践II: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城市设计、生态专题、城乡文化与遗产保护、园林美学研究、GIS景观分析与实践等主要课程。通过案例情景呈现与分析,探索理论结合实践的途径。结合教学与科研成果,积极凝练案例库建设方向和特色,同时在课程中推行、应用教学案例库建设成果。借鉴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案例库”高质量案例,构建本专硕点案例库“编写-教学-提升”的闭环体系,密切结合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等核心课程,开展案例编写及教学应用工作,推动原创案例的编写与入库工作。目前已建设形成“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特色案例教学库,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调发展背景下:宜宾三江新区乡村振兴公益设计”“高海拔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成渝地区生态及城镇化空间格局”“高陡边坡与堤防边坡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景观设计”等自建案例库的建设和申报入库工作。

4.2教师队伍建设

导师外引内培:2024年度,在融合建筑系师资的基础上,风景园林学专业学位授权点有研究生导师23人,均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9人,研究生导师教师具有高级职称21人(其中正高7人),中级职称2人。风景园林学专业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导师除主要毕业于我国著名高等建筑院校外,还有赴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比利时等国攻读学位及访学回国的教师。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本专硕点采用双导师制度,在本校导师的基础上,引入产教融合基地或行业标杆企业的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风景园林产业导师。2024年度,本专硕点在原有15名产业导师的基础上,新增15名产业导师,续签4个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新增2个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

导师评聘与考核2024年度,《皇冠集团游戏平台研究生导师动态上岗招生资格审定实施细则》进行了意见征求与修订。通过实施细则的修订等一系列措施,激励与考核促进导师更新知识,把握学科前沿知识,不断提升创新意识,提升科研水平和项目水准,以更好地带动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本专硕点一直重视导师的管理和激励,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奖励优秀导师并开展经验交流,对不能履行职责的导师实行动态上岗。加强导师的责任意识,通过研究生教育的全程评估监督导师,促进导师培养水平的提升。导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研究生的各个培养环节负责,同时还要关注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指导、职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认真履行导师职责、研究生培养质量较高的导师,在各类教学评奖评优活动中给予以优先推荐,在招生指标分配中给予鼓励和支持。对研究生疏于培养和管理,并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导师,将限制其招生数量、暂停招生、直至取消导师资格。

4.3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助力教学教改:2024年度,本专硕点研究生深度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继续保持100%全覆盖率,实现了“科研-教学/教改-人才培养”的正向循环。以各类科研项目为基础,推动“双导师制度”的开展与落实,由本校导师和来自大型设计院、设计单位的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产业导师,共同组成导师组,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及实践项目。通过深度参与各类科研及实践项目,达到完善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能力结构,锻炼综合能力,增强职业素养,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年度取得了一系列科研进展及成果。学术论文方面,2024年度在《Landscape Ecology》《Cities》《Scientific Reports》《Plant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国园林》《风景园林》《生态学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园林》《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国际城市规划》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科研项目方面,本专硕点研究生深度参与了包括“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纵向科研课题,以及各类规划设计项目技术咨询、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更新等领域的横向科研项目。

多元科研评价体系:本专硕点科研评价方面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2024年,继续执行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基本要求》中对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的要求,全面深化以期刊论文、专业权威学术会议、参与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制定、专利、科研或设计获奖、专著编写、科研项目等多种评价体系为导向的多元评价机制,强化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期刊论文方面,继续落实并执行与建筑类专业特点相适应的《建筑类研究生发表期刊分级方案》和设计成果分级方案。在此基础上,2024年度师生取得了一系列应用型成果,如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蒋雨濛等设计作品(指导教师:廖晨阳)在2024上海(国际)花展“未来花园设计师”获金奖,该作品在2024上海花展落成并向公众展示;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李国超等(指导教师:陈一)在2024年成都公园城市花园季暨第七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全国大学生花园设计建造竞赛)获二等奖,该作品已在2024成都世园会实地建造并展示。

4.4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本专硕点一直将培养学术创新意识、实践创新意识、优秀道德品质作为核心任务积极贯彻落实。本年度继续坚持从学术方向创新传承、理论结合实践创新传承、优秀道德品质传承等3个方面开展工作。

学术方向创新传承:秉持立足西南、放眼国际的原则,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乡村振兴、西南民族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空间规划、儿童户外游戏空间、风景园林植物、川西林盘保护与规划生态修复等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及实践,获得了包括:“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成都市科技局项目等纵向科研课题,以及各类横向科研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

理论结合实践创新传承:立足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建立双导师制、核心课程教改项目建设、特色案例教学教改、校外专家实践课、参与各类科研实践项目、校外实习实践、高水平设计竞赛等多元方式,推动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创新传承,较全面地落实了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与锻炼。2024年度。续签4个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新增2个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

优秀道德品质传承:本专硕点以课程思政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地方建设及乡村振兴、培养研究生爱国情怀及职业道德等方面入手,通过核心课程(如宜宾市三江新区乡村振兴公益设计)及实习实践等多种渠道,培养研究生优秀的道德品质,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和地方发展,并将此做法延续传承下去。要求导师严守师风师德,以身作则,通过日常言行、职业担当引导研究生,爱国爱家,恪守职业规范,坚守专业领域、发光发热。2024年度,课程思政实现了100%全覆盖。罗言云副教授作为成都市乡村规划建设专项服务团专家,多次深入一线开展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指导服务工作;陈岚、毛颖、张锡娟等教师带领团队,依托《社会发展与城乡社区规划》《园林美学研究》等课程,赴新津安西村开展乡村振兴系列教学实践与交流活动,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路径。

4.5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情况

2024年度,本专硕点师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深化学术合作,对接国际前沿。9月,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贾鑫睿参加第60届IFL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世界大会(土耳其)并做报告。10月,王霞副教授带队参加由同济大学主办,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奥雅股份联合承办的第三节儿童健康环境研究国际会议。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5.1学科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表5-1自我评估组织机构、工作流程、日程安排

所属学院

皇冠集团游戏平台

需评估的学位授权点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点

工作方案完成日期

2024.12


表5-2自我评估小组构成

人员组成

姓名

职务

负责任务

组长

李沄璋

副院长

全面负责

副组长

陈一

副系主任

汇总统筹及修改、培养目标、学位标准、培养方案等


王倩娜

教研室主任

科学研究、总结报告修编等

欧阳金龙

--

自我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分流淘汰、论文质量等

廖晨阳

--

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

杨洁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师风师德等

汪源源

--

学术训练情况,学术交流情况,研究生奖助情况等

张锡娟

--

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导师选拔培训、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等

王霞

--

汇总修改、汇报PPT制作等

自我评估意见、问题及相关改进建议:

高度重视学位授权点的建设与发展,坚持以“建成兼具皇冠双一流办学特色的、具备鲜明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建成立足西南、兼具国际视野、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授权点”为目标推进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总体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如下:

1.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办学定位符合国家风景园林学位授权点建设的基本要求,与我国国家发展、背景、行业方向等契合。

2.学位授权点方向设置齐全,专业特色明显,特别是在结合地域性景观资源、国际交流办学等方面有较好的积累及成果。

3.师资队伍基本符合风景园林学位授权点建设的相关要求。研究生管理规定及过程控制规范、严格。

4.依托皇冠“双一流”学校建设及多学科交叉平台的优势,具备较好的实验条件及硬件设施。

5.研究生生源充足、就业率高,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问题分析:

为进一步提升学位点建设和发展水平,对现有问题的分析如下:

1.由于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科点和本科专业在皇冠学位授权点和专业调整过程中被整合,本专硕点的社会声誉、学术影响力、教学支撑平台等方面受到了巨大影响。整合后的学科点需要重新构建其学术网络和合作体系。原有的研究团队、学术成果和合作项目需要根据新的学科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2.随着多名教授陆续达到退休年龄并离开教学岗位,皇冠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点正面临着高级职称人才日益偏少的问题。这不仅导致了学术领导力和专业指导力量的薄弱,还使得导致学位点在行业内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领军人物。领军人物的缺失,不仅影响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也限制了学位点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拓展。

3.本专硕点人才培养体系虽具有一定的创新培养方式,但也仍然个性化培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加强导师制的实施等问题。

4.本专点整体就业情况虽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就业前景的不明朗以及就业竞争力的相对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源于行业内部的快速变化与调整。风景园林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园林设计向生态规划、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多元化方向的转型。另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波动也可能对就业市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导致就业不确定性增加。就业竞争力的不足,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实践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5.在专业调整、整合的大背景下,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及评估机制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学科布局和发展需求。教学模式必须向更加灵活、互动、实践导向的方向转变。

6.皇冠的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点,在科研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及制定行业规范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在扩大专业影响力这一方面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突破,需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策略,如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拓宽合作渠道,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5.2.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学位论文质量要求根据《皇冠关于切实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的通知》,包括组织管理、过程管理、教育部抽检结果处理、和其他等四项。2024年,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校级、省级和国家抽检中均无不合格论文,合格率为100%,但暂无优秀论文。论文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今后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分析:

严把过程管理提高论文质量。通过加强论文集中开题答辩、中期汇报、双盲审查及抽检等多个环节的专业学位论文过程监督和审查,从部分论文盲审到全部论文参加盲审,本单位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逐年提高并赢得评审专家的好评。

与行业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开展实践。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大多源自指导老师的实际研究课题或横向委托的实践项目,项目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效果较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口碑。研究生通过亲身参与导师承担的研究课题以及规划或在建的设计项目,综合采用调查走访、踏勘测绘、文献资料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和技术,将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用研究成果指导现实问题的解决,或形成规划设计策略和具体方案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均具有较高的行业应用价值,在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与规划设计及生态保护、传统村落及历史文化保护与生态修复等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位论文在历次学位论文抽检中均合格。四川省学位办2024年抽检本专业学位论文2篇,合格2篇,合格率达100%。


六、改进措施

坚持以“建成兼具皇冠双一流办学特色的、具备鲜明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建成立足西南、兼具国际视野、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授权点”为目标推进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总体建设工作。结合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总体目标及自我评估、专家评估意见,本专硕点的持续改进计划如下:

1.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成都市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明确学科调整后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强调专业技术与创新能力的结合,积极整合校内资源,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及相关学位授权点构建跨学位授权点的科研和教学平台。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和联合研发中心。同时,依托皇冠“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创造更好的科研及实践平台,以缓解整合带来的不利影响。

2.根据学位授权点的特点和评估要求,提出职称评审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方案,特别是在领军人才引进、教师业绩考核、导师遴选等方面。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专业培训课程和实践项目进修。鼓励教师攻读更高学位或参与博士后研究,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同时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3.构建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如实习类、案例研讨类课程,确保实践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结合学科前沿和社会需求,开设新兴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4.完善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全程就业指导服务。从入学开始,开展职业规划课程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需求,引导学生明确自身职业定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结合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与就业相关的实践机会,如实习推荐、项目合作等,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鼓励教师结合教学问题申请各级教改项目和参加各种教改和学术会议,建立教改项目孵化中心,提升教师素质水平和教学能力,建立教师教学能力评估体系,包括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设计优化、学生反馈评价等多方面指标。建立教学改革成果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教学改革成效,推动教学改革持续深入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形成具有皇冠特色的教学改革模式。

6.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举办和参与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学术论坛和学术讲座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促进学科与国内外同行的互动与合作。鼓励教师学生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表研究成果,提高学科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国内外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合作交流,开展联合培养、学生交换、科研合作等项目,拓宽学科的国际视野和交流渠道。

综上所述,本专硕点的持续改进计划旨在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教师队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就业指导、推动教学改革以及提升专业影响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将本专硕点打造成为兼具皇冠双一流办学特色与鲜明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立足西南,兼具国际视野。

TOP
Baidu
sogou